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模块三艺术概论第四章艺术创作论答案解析

2023-12-26 08:38:47
中师华图

模块三艺术概论第四章艺术创作论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艺术创作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艺术创作出的作品是对我们身边精神活动和生产活动的一种体现,是对我们生活的观察、总结和体验。艺术创作运用我们生活中身边的物质材料作为媒介材料,用一定的技艺手段和方法将这种审美意识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艺术作品所要表达的精神,引起观者产生共鸣。因此从根本上来说美术创作的目的旨在传达感受。故本题选 A。

2.【答案】A

【解析】灵感指在创作活动中,人的大脑皮层高度兴奋时的一种心理状态和思维形式,它是在一定抽象思维或形象思维的基础上,突如其来地产生出新概念或新意象的顿悟式思维形式。灵感并非神秘莫测,它是艺术家长期精心构思、艰苦寻觅的精神能量在一瞬间的突然爆发。这体现了灵感的突发性。故本题选A。

3.【答案】D

【解析】艺术创作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重要阶段,即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表现。艺术体验是艺术家在长期积淀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深切的感受和审美发现,激起创作的欲望萌动和动机生成。它是艺术创作的准备阶段,也是艺术创作的基础和前提。石涛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中“搜尽奇峰”指的就是艺术体验过程。故本题选 D。

二、填空题

1.【解析】浪漫主义

2.【答案】艺术风格

三、判断题

1.【答案】×

【解析】艺术创造过程是人类特有的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和实践活动,是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化为艺术作品的过程。因此错误。

2.【答案】√

【解析】由“眼中之竹”到“胸有成竹”再“手中之竹”诠释了艺术创作的过程特征,是郑板桥所倡导的绘画理论。“园中之竹”,是现实中的竹子;“眼中之竹”是画家所直接看到的、观察到的竹子,虽然经过眼球的改造,但改造不大,基本上属于现实的忠实反映,属于“艺术体验”;“胸中之竹”则是经过画家头脑改造而形成的审美意象,渗透了画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属于“艺术构思”;“手中之竹”是完成了的作品,来源于园中之竹,是比园中之竹更高级的美,属于“艺术表现”。因此正确。

四、简答题

1.【参考答案】

过程可以分为艺术体验、艺术构思和艺术传达三个阶段。

(1)艺术体验是指艺术家对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是生活在心灵里的积淀。是一种瞬间性直觉,带有顿悟的特征,往往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活动和心理活动。

(2)艺术构思是指在艺术体验的基础上,艺术家对生活素材进行加工、提炼、组合,形成艺术形象的过程。通过提炼与概括,实现从生活真实到艺术真实的转化。具体的方法有简化、夸张、变形、综合等。

(3)艺术传达是指在艺术体验和艺术构思的基础上,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运用艺术方法和艺术技巧,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象转化为艺术作品。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模块三艺术概论
第四章艺术创作论
答案解析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