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智慧就业资讯服务平台
全国
全国
安徽
北京
重庆
福建
甘肃
广东
广西
贵州
海南
河北
河南
黑龙江
湖北
湖南
吉林
江苏
江西
辽宁
内蒙古
宁夏
青海
山东
山西
陕西
上海
四川
天津
西藏
新疆
云南
浙江
香港
澳门
台湾
400-633-0111
首页 > 备考资料 > 中学资料 >

教师招聘考试:教综必备考点--教育学7

2023-12-28 14:19:42
中师华图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

2、德育目标是教育者依据教育目的,通过德育活动使受教育者在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和要求,即德育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德育目标是实施德育的出发点,也是检验德育是否达标的质量标准。

3、德育过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这是德育的基本结构。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它的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的反映。

4、德育过程的特点/基本规律【案例分析题】

(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规律

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积极主动的社会实践活动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活动和交往表现出来。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教育和自我教育相结合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既要对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变化,坚持长期抓、反复抓;又要注意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注意抓反复。

5、我国中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长善救失)、

6、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论语》:“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德育要把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与对他们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8、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采取不同的方法和措施,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孔子提出的“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体现了在教育中应遵循因材施教原则。

9、马卡连柯指出教师要影响个别学生,首先要去影响这个学生所在的集体,然后通过集体和教师一起去影响这个学生,便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这就是著名的“平行教育原则”。

10、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导,说服教育,启发自觉,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又要辅之以必要的纪律约束,并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青少年学生缺乏一定的行为自控能力,这就决定了在正面引导的同时,必须加以必要的纪律约束。

11、在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以达到长善救失的目的。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就业桥(微信号:就业桥)。
关键词阅读
教师招聘
教师招聘考试
教师招聘备考
相关栏目
考试资讯 更多>
备考资料 更多>
面试方法 更多>
每日一练 更多>
教师资格公告 更多>
考试动态 更多>
教师备考资料 更多>
教师试题资料 更多>
收起

意见收集

关闭

您对就业桥有任何建议意见都可以给我们留言哦~

取消
确定